「讀書會」七周遇見對的人Lesson27-練習禱告及冥想
- 有時候,人生充滿著這樣深刻的失望,使我們只求得過且過。我們拒絕進入寂靜,因為我們實在無法承受面對心靈吶喊和心中的悲傷;我們害怕遭到悲痛吞噬,害怕一旦我們允許自己哭泣,可能就永遠不會停止。
- 禱告是「從最高的角度來沉思人生」
喜歡作者在書中講述自己年少時堅信自己會投入信仰散播愛,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景去讀聖經學校而沒有去一般的大學,但一切並不如他想像的那般順利—她歷經許多心碎、飲食失調、與世隔絕的孤獨、一貧如洗的日子,他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也質疑為什麼為了信仰投入這麼多,嚮往的生活卻沒有實現,她完全拒絕禱告、拒絕與不幫助自己的上帝對話。直到三十多歲時她開始在市區的貧民窟擔任治療師,才發現過往的經歷教會她許多在聖經學校學不到的事—「如何在遭受破壞性的失望後,如何由內而外重建生活,如何凝聚破碎的心,變成更善良、慈悲的人,以及,當人們犯下極度傷人的事情之後,如何原諒他們。」此時她才了解,自己的願望已經透過另一種方式實現了。
並不是一直躲避某種會觸發創傷的情境就能永遠避免傷心,人無法一直逃避下去,逃避的心理像是只承認「陽光的、討人喜愛的」自己,完全否決「傷心、憤怒、受創傷」的自己。但受到創傷的「自己」依然是自己的一部分,不承認這一點人會變得不完整,我覺得這種時候要做的並不是「完全否決不完美的自己」,而是「承認自己不完美,調整自己面對事物的新態度,並接受這樣的自己」。
身邊有位朋友一直在用社交軟體認識人、和新的朋友出去,但總是無疾而終—心情像是雲霄飛車一樣,期待著一飛沖天,最後還是面對失望、回到沒有遇見對方的日常,因為沒有自信,在每一次相遇重複著同樣的行動,面對同樣的結局,我們聊天時笑說果然沒有解決的性格問題是躲不掉的,相同的信念會在不同時候繼續影響自身的行動—除非自己有意識到問題。
但我要說面對這些的過程不輕鬆,有時內心負面想法一次跑出來時會哭到換氣過度、雙手不自主顫抖想要掐住誰的喉嚨,自己會變成沒人認得的野獸,但那也是一個過程,至少我在發作過後心裡好多了(雖然發作的時候嚇到了旁人)。有時候不要害羞,把自己遇到的問題和信任的對象聊聊,也許會得到不一樣的答案讓自己不再鑽牛角尖...之類的。
只有真誠的面對問題才有治癒的可能。
- 面對察覺到的威脅,保持一點集中和平衡的回應能力(而不是變得焦躁不安),或者面對失望,保持一定程度的平靜(而不是失控和防禦),象徵人願意創造健全、持續性的愛的關係。知道如何必面壓力爆炸性反應的人,比那些不知道的人,能夠成為更好、更可靠的伴侶。能夠積極培養這些能力,會得到報償,而且,再也沒有比透過禱告和冥想的日常練習來做到這一點,更加可靠的方式。
- 當我們允許自己只要存在(人的本質,而不是人的所作所為)就能重申我們人生無條件的價值。
- 找一個容器作「上帝之盒」
- 作一個清單,列出你今天單先或焦慮的事物,在小紙片上寫下自己所擔心的事情,接下來一次一個,把關心的事物放進「上帝之盒」中,一邊祈禱,把自己關注的事物交給上帝。你的禱告如下:「親愛的上帝,我把這個問題交給你,請盡可能以最好的方式,為所有涉及其中的人解決這個問題。」
- 一旦把這些事交給上帝,就再也不用擔心它,它現在是上帝關注的事情。
我的小罐子放入了兩個煩惱,現在要卸下心中過多的憂慮做真正需要做的事情。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