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ing Up About Our Mental Health




稍微介紹一下2SET
左邊白白很可愛的的是Brett 右邊鳳眼的是Eddy
從小一起長大一起進管絃樂團後來開始拍古典樂相關的搞笑影片
推廣音樂的文化
也是我開始聽古典樂的啟蒙XD
2SET頻道

滿推薦大家去看看~不管有沒有聽古典

很喜歡他們端杯茶、坐下來,認真的交流一件事情的感覺

這次的影片對我來說很有意義—對於心理健康來說。
我在大學的時候有很長一段時間也在這種心情中—評圖一定要很完美!一定要做沒有人做過的東西!要非常完美!那時候還在學校這種環境,這樣子作、這樣想可以(至少有一個禮拜可以作作業,比起業界來說時間很充足)但是我在出社會時就非常適應不良XDDDDD這應該算是沒有搞清楚「工作」的本質—做到客戶驗收,才是工作的目標,自己的設計理念其實是次要的(有些眉角真的是出去工作才會知道)類似他們說到在音樂學院好處是跟熟悉音樂的人一起生活,但這也有壞處,身邊人也是專家就會互相評論、比較、就和在設計學院大家都在講比賽、講設計一樣(笑)老師也會把比賽當成硬性目標,每個課都有比賽要作,每隔一陣子就會請業界老師演講...有時候周遭的人同質性太高,感覺能看見的路反而更窄。
但我沒有在業界老師上感受到希望,那時候我更多的是焦慮:啊這麼多老師、前輩在做這件事...他們做的東西如此細緻完美、可是我感覺自己根本做不到、分數總是普普,感覺自己的價值越來越低落。但其實出來工作後才發現不需要那麼煩惱—如果有些事情確實做不來,也許那並不是百分百適合自己,那就承認自己的限制並放下它(?)
當時對於把設計當飯吃這件事情也很焦慮,會覺得自己好像也贏不過輔大、實踐畢業的,很焦慮自己的價值是否存在,找不到工作也煩惱,錄取的工作不是自己想像中的也煩惱...一個做什麼都不對的循環,但其實在那時候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因為不清楚,所以沒方向,不管前進到哪裡都是煩惱(雖然現在也還沒搞清楚就是了哈)
最重要的一點,不要逃避。
就像Eddy說:我很緊張和/我體認到我現在在緊張的狀態之下,所以我會手抖,是不同層級的事。
一個是無意識的被情緒擺佈,一個是有意識自己的狀態,情緒像一件衣服,你會脫下來換穿的
等一下可能就沒事了。
我曾和工作的前輩討論過以上這些問題,他給的答案很簡單踏實,但如雷貫耳:有想做什麼就放手去試,不要隨便羨慕別人的路,因為你沒有走在上面,但當你下定決心要達成某個目標時就要走出去,先不要想目標很遠很難,你永遠不曉得你的努力會把自己帶到哪裡,它可能會給你驚喜。
繞回去前面講到的同質性太高的封閉環境,我覺得有時候有些事情(像是畢業後的職涯規劃)感覺問老師也不太準確,如果有個學設計學得很痛苦的學生去找班導聊,遇到像我這樣佛系的老師,我說「路是寬廣的,你要不要先休學好好想想,反正有很多事可以作,能生活才是重點。」在那個環境下說這種話好像也怪怪的(笑)因為社會風氣習慣鼓勵所有的年輕人前進,有點類似重考公務員—明明痛苦還是在原本的路上蹣跚前進。
以前會覺得自己需要做到大師等級才能被肯定,但工作後遇見不同風格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揮灑自己,這才領悟到自我肯定才是最高的價值—對自己的存在與風格豪不懷疑,我是世上唯一的稀有動物,大概要抱持這樣的心,才能在世界上立足吧。
而且實際工作也不一定要大師等級,有時候是在用自己的能力服務外行人,差不多就可以(?)
如果那時候能遇到一個業界人,用開放的態度討論所有的疑問,我可能不會那麼適應不良、也不會那麼憂鬱(吧)

覺得自己有心理問題的時候還是建議先去諮商或看身心科,諮商有個好處是在講述的過程中為了要表達好自己的思想,必須重新組織語言,在講述的過程中會重新思考自身,我覺得我自己去諮商一年半算滿有幫助的,幸運的是我的家人是可以理解「心理疾病」的存在,這方面比較沒有遇到困難。

努力的動機:如果是建立在自我厭惡上的努力,就不會有正面的累積。
要反過來思考,我作這些努力的出發點到底是什麼?
曾經有段時間我對於「讚美自己」、「表達自己有哪些優點」感到生理不適,因為覺得自己在做的這些努力是應該的,有很多人比我厲害也還在努力,我不值得這些讚美,但這樣的想法很容易沒辦法客觀看待自己的努力、即使努力讓自己實力有累積而進步,也沒辦法看到成功的部分,只會看到自己更多失敗,我覺得這有點類似坊間所說「要先愛自己」的意思,要先肯定自己的努力,把看自己的距離放遠一點,才有辦法體驗當下,稍微遠離焦慮。
畢竟還是要先真心清楚自己喜歡這件事,才能說服自己為此付出更多心力(?
有時候接觸不同領域的人對心理也有好處,也許某人不經意的讚美會讓自己找到更多努力的意義。
影片中那些自我懷疑、惡性循環曾經佔我生命中80%的時間,對於沒自信是怎樣的情況在25歲以前我是專家,所以才有這麼多話可以說,希望寫這些什麼人看到了會有幫助(吧




END.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