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七週遇見對的人-Lesson 17 轉型與認同

目前努力維持周更中!
  • 為書中重點片段

Lesson 17 轉型與認同

「轉型的意思不是要修復或驅走你童年時就帶著的任何創傷和疤痕,而是要針對你的困難慢慢培養一個新的關係,使它不再是你生活中的一個控制因素。」
—菲利普.莫菲特(Phillip Moffitt),《瑜珈雜誌》(Yoga Journal)

  • 雖然自我肯定能有很大的幫助,但只要我們誤解自己是誰、是什麼,認為自己很可恥,那我們就會永遠受到奴役。
如果我不理解自己是誰,只能從外界或他人接收肯定,那是永遠不夠的。
之前已經去心理諮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10月初要邁入結束諮商的會談,一路上來也不是沒有阻礙,直到現在我也不能說諮商把我所有的煩惱都解決了,但我覺得我已足夠有力,對談的過程中開始產生自己的處事智慧,希望能用自己的法則在這世界上好好活著、面對新的事物和挑戰。
下這一個決定並不完全輕鬆,其實在更早一些時我就在思考諮商是否要進入尾聲(因為有時真的沒有什麼事好報告)但有一個救生索在那裡我很難放手,直到最近才覺得應該要用自己的力量努力看看了。
童年的我缺乏信任與愛,導致現在的我很需要愛,但我不會表達自己的需求,一方面覺得會麻煩別人,過往的經驗也誤以為需要關愛就是弱者、而弱者就是會被欺負,行為與心理需求產生矛盾。
有時候談論過去的事與童年的傷害我還是會流淚,曾經以為諮商會變「好」、「變好」意味著「不再哭泣」,但我還是會流淚,請教諮商師後他說「會好起來的,但好起來不一定是不會哭,而是傷口已經癒合,痕跡還在那裡但已經不影響你自己。」
現在的自己比較能夠理性客觀的看待自己的問題。
我以前不談過去的事,因為那使我流淚,流淚不得體,但完全不談論過去也無法改變過去造就現在的我這一個事實,就像樹木不能憑空生長一樣,過去是我的土壤、讓我長成現在的樣子;現在的我接受過去很糟這個事實並向前邁進。
  • 我們不希望自己的親密關係承擔這個不可能的任務,因為沒有人可以修復從一開始就沒有破裂的東西。
如果一直仰賴他人的讚賞去鞏固自己的信念、或以此證明自己的價值,感覺會是壓力很大的關係,我也並不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要去承受不屬於他的痛苦與沒有邊際的壓力。
以前的自己對周遭充滿憤怒—因為覺得自己被霸凌是周遭所有人的錯,因為被冷漠對待、因為被無視所以自己才會持續痛苦,但現在回過頭重新思考其實周遭人根本沒有責任承擔我的怒氣,因為我沒有說出來、從來不反抗,怎麼會有人知道這裡有人需要幫助呢?
這邊並不是為霸凌者的行為辯護,只是有的時候人會困在自己的慣性思考裡,就像我以前會一直扮演受害者,講述那些事情的時候習慣用受害者的角度去表述,省略了自己的責任諷刺的是我討厭受害的感覺、討厭弱者,但那像穿上自己熟悉的舊衣,只是穿回去之後心就沒有新的空間面對可能性,當我覺察了這點後就慢慢的把怒氣放下了。
  • 或許一切的「錯」,都來自於最先的假設。
從小以為人一定要到達某個標準才是值得被愛、被重視的,所以我做事戰戰兢兢,努力學習讓自己有可被利用之處,以為這樣就一定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但什麼是「標準」?要長得非常美麗嗎?還是要成績很好呢?一旦陷入比較就容易迷失自己陷入無法脫離的深淵—永遠都在鞭策自己達到不理性的高水準,忽略自己到底是誰,不會比較快樂(雖然為目標忙碌會讓生活充實就是了)

練習

書上寫到創造兩個塑像,第一個含有困擾人生的錯誤信念,繪製或製造真實信念的本尊,第二個代表真實自我,必須表現的比第一個塑像還要強大。(我改用畫的,我的雕塑真的不行)
左邊代表我的悲傷與憤怒,右邊代表我的理性包容與對自己的關愛,在創作的過程中我感到滿足,但總覺得我的人格裡面不只這些,應該還有一個自信的自己正從沈睡中甦醒,接著就畫了更多東西:

Eugene Ysaye > wiki
Kali > wiki
Franz Liszt > wiki


一切會更好

END.

留言

熱門文章